夏日,驱车来到重庆丰都县,从县城高处远眺,长江穿城而过,碧水悠悠,两岸青山延绵,层林叠嶂,呈现出一派生态美景。
丰都县地处重庆地理中心、三峡库区腹心,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当地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长江上游筑起一座坚固的绿色生态屏障,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之路。
龙河是长江右岸一级支流,也是丰都人民的“母亲河”。7月10日一大早,丰都县河长办的技术人员夏汝强开车来到距离县城30公里的三建乡,开始对龙河流域的3个自动水质监测站进行设备巡检。
过去,为检测龙河水质,夏汝强天天往外跑,而今,他每个月只要跑一次就可以,为啥?因为丰都县建设了一套大数据智能化的智慧河长系统。这套系统采用了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具备自动监测、智能分析、智慧决策等功能,实现了龙河丰都段的水质自动检测和流域可视化监控。
记者在丰都三建乡的龙河水质自动监测站看到,8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水样采样器、氨氮测试仪、高锰酸盐指数测试仪等设备正不停运转,系统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电导率欧宝电竞、浊度、溶解氧等水质参数。“这些数据会实时传输到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一旦出现水质异常等情况,系统将自动预警并进行智能响应。”夏汝强说。
“有了智慧监测系统,工作人员只要在办公室里点击鼠标,就可24小时动态监测龙河生态系统。”丰都县水利局水生态与河长制工作科副科长黄山说,得益于智能化管护模式,龙河汇入长江的水质总体稳定在Ⅱ类标准,流域内植物、鱼类、鸟类分别达到930种、153种和124种,60多公里长的龙河丰都段成功创建了重庆唯一、全国首批示范河湖。
如今,丰都县全面整合山洪灾害、中小河流监测等涉水系统,已在全县100多条河流上设立了6个自动水质监测站、9个视频站、1个水位站、2个负氧离子监测站,并利用无人机、无人船等开展“水陆空”全方位智慧巡河。
护好一江碧水,守住两岸青山。丰都县林业局副局长周宗银介绍,他们依托“智慧林长”云平台,在林区搭建传感器等技术设备,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巡山护林,形成山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提升了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智能化水平。“我们将布设95套森林火情智能监控,覆盖全县95%以上的重点林区。”周宗银说。
100%,这是丰都县清洁能源电量比例。换言之,在丰都每1千瓦时电都是绿色的。
“目前,丰都境内的清洁能源年总发电量已经超过了本地全社会年总用电量,富余电量实现了跨区域外送。”国网重庆经研院配网管理中心主任游春说。
清洁能源高占比的背后,是丰都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丰都县立足风能、水能等资源优势,聚焦液化天然气、水电、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强化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与应用,培育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撑。
在丰都县兴义镇保家寺村,当地利用数字孪生、新型储能等新技术对电网设备进行改造,打造了“光伏+储能+养殖”一体化项目。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占地30多亩的保家寺智能化生猪养殖场铺设了60千瓦光伏设施,不远处配置了1套储能装置。
“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清洁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利用,达到清洁能源‘可观可测可控’的效果。”国网重庆丰都供电公司宣传部主任助理刘远平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丰都全年有效光照800小时计算,保家寺养殖场全年光伏发电量逾4万千瓦时,等同于减少标准煤消耗量1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吨。”
清洁能源项目的加速落地,源源不断地为丰都绿色发展蓄势赋能。丰都县发展改革委能源科科长秦国林介绍,目前,丰都县的风电装机容量43万千瓦,占重庆全市的五分之一,页岩气储量1340亿立方米、原油储量5300万吨的复兴区块页岩油气田项目已实现勘探利用,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项目正加快推进,以天然气发电、风电、水电、光伏发电为重点的多能互补、系统融合的多元形态电网逐步形成。
当前,丰都县正鼓励引导清洁能源领域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推动清洁能源开发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打造重庆市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按照计划,到2025年,丰都县清洁能源装机量将达到140万千瓦。
丰都县是肉牛养殖大县,当地的肉牛年存栏出栏量居重庆市第一位。养牛虽多,但牛的粪便却没有造成环境污染。这是怎么做到的?丰都县科技局副局长陶芙蓉给出了回答:以科技创新让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
在丰都县高家镇,重庆丰泽园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2条有机肥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这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生产规模超过5万吨的科技创新型有机肥生产企业,也是重庆市粪污资源化利用基地,全县90%以上的牛粪在这里被制造成生物有机肥。”陶芙蓉说。
“目前,公司研发出了24小时快速连续发酵、农业废弃物三元微生物复合菌剂等多项技术美食,拥有17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重庆丰泽园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斌告诉记者,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让发酵周期缩短30%,带动全县规模养殖场环保设施配套率达100%。
不仅是农业领域,丰都县在工业领域也建成了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位于丰都县湛普镇的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是全国单体产能最大的水泥厂之一,公司总经理侯健介绍,去年以来,该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实施了2条水泥窑生产线万吨。“预热器改造实现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热能回收和利用,降低了生产能耗,提升了企业能源利用率。”侯健说。
科技创新成为降碳减排新引擎。记者了解到,为实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近年来相继开展了皮带运输发电、汽轮机热功联动等50多项技术的创新研发,并加强碳减排技术应用,对立磨、预热器、脱硫、脱硝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不断降低生产能耗。2022年,该公司共减少碳排放30万吨以上。
企业的创新为丰都县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目前,丰都县已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科技型企业174家。“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同时,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引导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环境保护领域集聚,积极建设创新特色明显、创新能力突出、创新创业环境优良、创新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县科技。”陶芙蓉说。